教育教学

教学管理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教学 > 药学专业 > 教学管理 > 正文

药理学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通讯员:胡慧明)2025年4月15日,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胡慧明博士主持召开"自然科学类课题申报策略研讨——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"专题集体备课活动。本次活动结合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,系统提升教师科研选题与方案设计能力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。

胡慧明结合2024年医学科学部资助趋势,深入剖析药理学领域热点方向学科动态:解析"药物靶标发现与调控""代谢性疾病药理干预"等重点支持领域;申报要点:强调"科学问题属性"分类撰写逻辑,提炼"从临床问题到基础机制"的研究范式;常见问题:针对药理学项目常出现的"机制研究深度不足""转化路径不清晰"等痛点提出解决方案。

药理教研室集体备课(彭林/摄)

胡慧明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要求,系统阐释了标书撰写的五大核心模块:立项依据——立足学科前沿与临床痛点。立项依据需体现‘顶天立地’的科研思维,她强调:"既要紧扣学科发展前沿,如靶向蛋白降解、人工智能药物设计等国际热点,又要扎根临床需求。研究内容与目标——聚焦关键科学问题。针对申报重点,研究内容需分层次展开,研究目标应明确‘阐明机制-建立模型-提出策略’三级递进体系,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须直指研究的核心瓶颈。研究方案与可行性——构建技术闭环。方案设计要体现‘技术创新链’与‘证据链’的双重闭环",研究方法需整合:多维技术、交叉验证、可行性保障。特色创新——凸显差异化学术价值,包括理论创新、技术创新、应用创新。研究基础——提前做好预实验,不断积累研究成果。

胡慧明在总结中强调:"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是学科建设与教师成长的重要引擎。我们要将‘备课题’与‘备教学’深度融合,把科研前沿转化为教学案例,用科研成果反哺人才培养。"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此次备课会既明晰了申报策略,更激发了科研创新动能,为冲击2026年度国家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