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:王贾玲)为深化产教融合,6月29日至7月2日,南昌医学院“赣药+”现代产业学院智造先锋队赴杭州崇山生物、胡庆余堂及贝达药业开展暑期实践,在胶原蛋白技术、中药传承与创新研发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碰撞。
一、崇山生物:解码胶原技术与产业布局
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崇山生物构建了覆盖医疗、饮品等领域的胶原应用全产业链。研发人员介绍了通过肽链去端肽技术消除免疫原性,结合酵母发酵工艺实现重组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。
在生产区,团队学习了洁净区的分级体系及物料从除尘消毒到提取纯化的工艺,对制药全链条形成系统认知。同学们走进实验室学习PCR技术,配置反应体系经循环后观察到DNA条带,观摩SDS-PAGE蛋白电泳,直观了解蛋白质分离要点,团队与崇山生物研发人员探讨“胶原与中药开发共性”,打开跨界创思路。
二、胡庆余堂:沉浸百年药号文化脉络
7月2日上午,团队走进胡庆余堂文化陈列馆。入口处“纯黑驴皮胶”古方与金铲银锅复制品,诠释“不惜血本求药效”的匠人精神。《丸丹全集》古籍与泛丸工具,具象化“道地药材”理念,184种古方中部分因原料短缺“休眠”的现状,引发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。讲解员揭秘了百年前员工分红制度等管理智慧,同学们与讲解员就珍稀药材可持续利用展开讨论。
三、贝达药业:见证创新药研发的中国速度与人文温度
在贝达药业,团队了解到其2011年推出的国产肺癌靶向药“凯美纳”打破垄断,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40%。“五次病危患者通过凯美纳延续十年生命”的患者真实案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“Better Medicine Better Life”的内涵。
工作人员介绍,凯美纳从2005年分子结构设计到2011年上市,历时6年攻克23项技术难点。企业自2012年启动慈善赠药项目,累计捐赠超100万盒,价值超20亿元,作为杭州亚运会医疗保障合作伙伴,展现药企与城市发展的融合。
四、实践感悟:知行合一,绘药学未来
此次实践团队收获颇丰,深入了解胶原蛋白产业化链条,学习了胡庆余堂“戒欺”精神与贝达药业创新理念,感受了传统与现代融合之美,立志为中药现代化贡献力量。
此次“沉浸式”实践让学生接触产业链上下游,感受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物医药魅力。产教融合模式拓宽了学生视野,为职业规划指明方向。未来,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,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,服务大健康产业。

实践团队在崇山生物企业内合影(许锋杰/摄)

参观崇山生物天然胶原生产区(许锋杰/摄)

团队前往胡庆余堂学习合影留念(许锋杰/摄)

团队前往贝达药业学习合影留念(许锋杰/摄)